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赵平工作室 > 人生导航 > 正文

道德信仰及其培育的基本理路

编辑:wjszb      发布日期:2019-05-17 浏览次数:

道德信仰及其培育的基本理路

1、李靖2

〔摘要〕当前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与长期忽视道德信仰的培育和倡导直接相关。道德信仰是人们对社会倡导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所持的极度信赖和遵从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可以不同角度将其分为不同类型。道德信仰具有不同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理想、道德信念的特性,具有整合道德品质的结构功能,它是优良道德品质的德性基础和精华所在。道德信仰培育,需要在正确认识和理解其极端重要性的前提下,立足于培养人对于道德的尊重和敬畏感,把创新道德教育和厉行道德治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道德信仰 结构功能   培育 基本理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中共十八大报告在阐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时,在“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的总体要求之下作出“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教育和治理”的重大工作部署。从实际情况看,当前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多属于当事者明知故犯的“低级错误”,如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和药品,自己不食用却将其推到市场坑蒙拐骗消费者,为了个人快快发财而置他人健康和生死于不顾等。

道德上的“低级错误”多因当事者缺乏基本的道德信仰所致,而其所以如此又与我们长期忽视道德信仰的理论研究及实际培育是直接相关的。基于这种基本认识,本文试就德信仰的基本学理问题及其培育的基本理路发表几点看法,以期引起同仁对这个重要的伦理学话题的关注。

 

一、道德信仰及其类型

近些年来,信仰这个过去长期不为人们关注的词成为一个相当热门的公共话题。然而,对于究竟什么是信仰的问题人们却多见仁见智,而伦理学界对于道德信仰问题的关注则基本处于“失语”的状态。因此,考察一下“信仰是什么”,或“什么是信仰”,并在此基础上对道德信仰及其基本类型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说明,有助于科学认识和把握道德信仰的特性与结构功能等基本问题。

什么信仰?《说文解字》曰:“信,诚也,从人言。”“仰,举也,从人,从卯。”所谓信信仰,就是对某事物的真诚笃信、恭敬、仰慕并捧如神明的心理定势。一般说来,信仰是基于理性思维的非理性表达形式,宛如《大英百科全书》所表述的那样:“指在无充分的理智认识足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就对它予以接受或同意的一种心理状态。”这是一切信仰所具有的共同的基本性征。信仰的功能或作用,在于引导和驱动人们坚信不疑、坚定不移地去追求信仰指向物,使之成为事实。

信仰,按照指向物的形态来划分,可以分为物质信仰和精神信仰两种基本类型。物质信

作者简介:赵平,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安徽芜湖 241002);李靖,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讲师,法学博士(安徽芜湖 24100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及应对研究(批准号:13AZX020)”。

 

仰的指向物是金钱和物质财富。马克思在《资本论》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深刻分析和批评的“商品拜物教”,如今一些人信奉的“金钱万能”及与此相关的社会心态等,可视为物质信仰的典型形式。物质信仰的对象和目标都是具体的,其价值一般都是有限的,具有可视、溘逝的特性。精神信仰则不然,它是抽象的,一般是不可视的,也不溘逝,只可凭借人的理性感悟、非理性感悟和心领神会的交流与评判来认识和理解。

精神信仰,按照其内涵和性质来划分,又可以划分各种不同的类型。常见的类型有真理信仰、宗教信仰和道德信仰。壮丽诗篇“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中的“只要主义真”,就是对于真理的信仰,其间也含有道德信仰。人类道德文明发展史表明,精神信仰的指向物及其追求者的精神,多曾哺育一代代新人的成长,是人类最重要的精神遗产。重视和尊重精神信仰从来都是文明国度必备的品质,也是一个伟大民族的内在品格。

道德信仰作为一种精神信仰,伦理学与其它相关学界过去很少给予关注,关于它的内涵也很少有学理性的界说或界定。我们认为,道德信仰或信仰道德,是个体优良道德品质结构中实际存在的一种精神现象和德性元素。其指向物通常是一国一民族由史而来的传统美德和现实社会倡导的适应时代发展进步之客观要求的道德体系。所谓道德信仰,指的就是人们对社会要求体系(传统美德观念、现行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所持的极度信赖和遵从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态度。康德在其不朽之作《实践理性批判》临近结尾处说道:“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又新、有加无已的敬仰和畏惧: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1]他这里所说的“两样东西”所指,一是外在的社会道德要求,二是个体内化社会道德要求而形成的道德信念,所谓“敬仰和畏惧”就是对社会道德要求的尊重、遵从及由此生成的内心敬畏感,这就是道德信仰。

道德信仰的实质内涵,是信仰者对指向物道德所包含的真理与价值坚信不疑的内心信念,在行为举止方面所具备的坚定不移的态度。因此,道德信仰是人的道德品质结构中最可宝贵的德性元素,也是一个人具备优良道德品质的最可靠标志。

按照社会道德调节的对象和范围来划分,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和把握道德信仰的内涵和类型。狭义的道德信仰,专指人们对特定的道德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的极度信任和真诚遵从,表现为信仰者的“做人原则”,如笃信“好心必得好报”,恪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等。广义理解,泛指对一切道德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的笃信和遵守。一般来说,道德品质发展比较成熟和完善的人,都是具有道德信仰的人,他们是真正的“道德人”,在任何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都能够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如果按照信仰指向物道德的时序来划分,道德信仰又可以划分为历史与现实两种基本类型。传统道德信仰,就是对传统道德尤其是其中的美德所持的极度信赖和无条件尊从的心理状态与态度。这种道德信仰在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仍然在发挥着巨大的道德功能。在某些社会生活领域我们甚至可以说,基本的伦理秩序正是凭借人们对于传统道德的信仰来维系的。现实道德信仰的内涵,首先是传统道德信仰的成分,次之才是适应现时代发展客观要求的成分,是两者的有机统一。有必要指出,在认知现实道德信仰的问题上,尊重传统道德信仰的价值功能是绝对不可被轻视以至于忽视的,一个不能对传统美德持恭敬和遵从态度的人,却又口口声声言说道德的价值及道德的发展与进步,不是出自对于道德信仰的无知就可能是别有他图,是不足以为信的。一个真正具备道德信仰德性的人,必定是既尊重和尊崇传统美德,又真心实意遵从适应现实社会发展进步之新“伦理观念”(恩格斯语)、崇尚新道德的人。

道德信仰作为个体将社会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体道德品质的结晶,是坚持长期修炼的一种人格“品位”,通常表现为一种高尚情操。荀子称赞的“德操”即“生乎由是,死乎由是”[4],所指其实就是优良道德品质结构中的道德信仰。在日常生活中,凡具有道德信仰的人,总是恪守他们所笃信、尊重乃至敬畏的道德标准和准则,终生不改其志,为此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直至个人的生命。即使有些人对此不以为然,他们也会矢志不渝。

 

二、道德信仰的特性与结构功能

 

道德信仰是道德品质结构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具有不同于其它结构元素的特性和整合其它元素的功能。

道德认识是道德品质的基础,也是道德信仰的知性前提,任何人的道德信仰都是以关于“道德是什么”、“道德应当是什么”的道德真理论和价值观为前提的。从个角度看,道德认识是个体将社会道德要求内化为道德品质的质料,也是培育德信仰的主观内容。但是,道德认识并不就是道德品质的全部,更不是道德信仰的实质内涵。道德信仰的实质内涵,除了关于道德的真理和价值的理性认识以外,尚有道德情绪和道德情感等非理性元素。它们在形成、恪守和践行道德信仰中时起着“催化剂”和“兴奋剂”的作用。道德生活实际表明,道德认识上的巨人而行动上却是矮子的人并不鲜见,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道德感情,尚不是道德信仰者。从逻辑上来分析,道德信仰具有形似道德意志的某些特性,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晶。也许正因为如此,伦理学等相关学界在分析道德品质结构时一般都只言说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而规避道德信仰这一最为重要的结构元素。

在道德品质结构中,道德信仰与道德理想是两个最容易被混为一谈的概念。众所周知,所谓道德理想也就是理想人格,通俗理解亦即关于“做什么人”的人格目标和道德追求。这样的目标追求会因人而异,有的将此归于尊重和践行社会道德要求,做让社会悦纳的“道德人”,有的则不然。而道德信仰,则从来都是关于尊重社会道德要求的,是个体因由崇敬社会道德而将此“内化”和“固化”的结晶。再者,就道德功能和意义而言,道德理想作为“做人”的目标贵在追求和实现,而道德信仰作为极为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则贵在恪守和践行社会道德要求。在实际的道德生活中,有道德信仰的人一般都会有道德理想,而有道德理想的人则不一定就会有道德信仰。

道德信仰也不同于道德信念。两者的区别在于:后者是相对于道德虚无主义或怀疑主义而言的,指的是个体对道德的功能和价值的确信不疑。而道德信仰,如上所述指的是崇敬和遵从社会道德要求的极为稳定的心理状态,以及由此导引的行为倾向即态度。就两者关系而论,道德信念是道德信仰可靠的心理基础,道德信仰则是道德信念的“实践理性”。确信道德功能和价值的人,不一定就是认真践履社会道德要求的“道德人”,不仅如此,在“道德失范”的变革年代,他还可能正因对道德功能和价值的确信无疑而成为愤世嫉俗的“批判战士”,而不一定是道德践行者。真正的“道德人”,应当是道德信念和道德信仰兼备的人。

从以上简要分析可知,道德信仰与道德品质结构中的其它要素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逻辑关联,而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道德信仰离开其它结构要素便不复存在,其它结构要素唯有借助道德信仰才能真正获得“实践理性”,展示各自的道德价值。由此,我们不妨说,道德信仰作为道德品质最重要的结构元素,具有整合其它结构要素的功能,它既是优良道德品质的德性基础,也是优良道德品质的德性精华,对优良道德品质的养成起着奠基和引导的作用。作为德性基础,道德信仰保障人们遵从和践行社会道德要求,作为德性精华,道德信仰引领人们追求高尚和崇高。

就是说,道德信仰集中体现了个体道德品质的水准。这也正是道德信仰的功能和价值之所在。因此,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应当以培育人的道德信仰为最高和终极目标。道德教育和培养唯有作如是观,才可能培育真正的道德信仰者,而避免培养乐于夸夸其谈的道德宣传家,或善于“做”表面文章的沽名钓誉者。

 

三、道德信仰培育的基本理路

 

毫无疑问,道德信仰作为人优良道德品质的德性基础和精华,不是自发形成的,必须经由相关的道德培育,需要厘清培育的基本理路。

理解道德信仰培育对于优良道德品质的养成、进而促进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的极端重要性,是道德信仰培育的思想认识前提。对此,我们从上文简要的逻辑分析中已经大体上可以看得出来。从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来看更是这样。历史上,一切传统伦理学说和道德主张,凡属优良成分都具有道德信仰的特质,其中有一些本身所言说的就是道德信仰或关于道德的信仰。如中国传统儒学关于“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5]、“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7]等,无不包含笃信统治者提出的政治伦理命题和道德要求的信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在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包括人们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包括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在内的严重社会问题。纠正这类“低级错误”的基本理路,就是在实施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深入开展当前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教育和治理”的重大工作部署的过程中,立足于道德信仰的培育,把加强、创新道德教育与厉行道德治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首先,要发展和创新道德教育和道德治理的理念,把敬畏社会道德要求作为道德教育和道德治理的出发点和目标。敬畏,是人发自内心的敬畏,在道德上与敬仰、信仰本是相通的。两千多年前,孔子面对社会变革出现的“礼崩乐坏”和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提出了以“仁者爱人”为核心的伦理学说和道德主张,认为有道德的人应当“有三畏”即“畏天命,畏大人,为圣人之言。”[8],强调要把“讲道德”与“畏(敬)道德”关联了起来,这是合乎逻辑的。有学者指出:敬畏是中西方伦理学贯通关注的重要范畴,“它不同于一般的恐惧、畏惧等情感活动,其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是出于人内心的需要,它要解决的是‘终极关怀’的问题,并且能够为人生提供最高的精神需求,使人的生命有所‘安顿’。”[9]敬与畏两者的逻辑建构,既可以由敬而通达畏,也可以由畏而通达敬,从而实现敬畏的统一。面对当前道德领域突出问题,这种逻辑建构更应重视立足于畏,由畏道德而通达敬道德。不难想见,一个人尤其是那些执掌行政权力的官吏,如果没有对于社会道德要求的畏惧之心,以至于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情都敢做,“敬道德”也就无从谈起,所谓道德信仰也就不可能存在。一个社会如果为此类“天不怕”、“地不怕”的坏风气所困扰,其道德领域出现突出问题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要在道德教育中引进“问题教育”。不论是学校还是社会上的道德教育都应当有问题意识,在正面教育中安排反面教育,亦即“问题教育”。面对当前道德领域突出问题,道德教育如果没有问题意识,没有“问题教育”的“反面”内容,致使道德教育脱离道德治理,这本身就是违背道德教育之实践逻辑的。在道德教育中,把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或“问题教育”结合起来,本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一个值得重视的传统经验,古人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10]“长善”若可基本上称为“正面教育”,那么,“救其失”则是“反面教育”或“问题教育”。“问题教育”的真谛在于通过分析,从反面说明问题所内含的正面道理,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教育”或“反面教育”本质上也是正面教育。实施“问题教育”的“反面教材”,既可以选用前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人所共知的典型案例,也可以抓住身边和本单位(学校)发生的违背道德的典型事例。实施“问题教育”的方法,应当包含责罚和惩戒,使受教育者畏惧违背社会道德的后果,产生对于社会道德的敬畏之心,逐渐形成关于社会道德要求的信仰。因此,道德教育包括学校的道德教育,要改变只讲道德知识的片面做法,将此与道德治理紧密结合起来。

再次,道德治理要从严。如上所述,当前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多是“明知故犯”、无视人类良知的“低级错误”,对此实行治理必须从严。对诸如生产假冒伪劣食品和药品坑蒙消费者、狡诈勒索见义勇为救助者的恶劣行为[1],实行道德治理应特别从严。一要制订和出台相关的道德责罚制度,把舆论谴责与实际责罚结合起来;二要丰富和创新相关法规,把法律惩罚与道德责罚集合起来。如此从严治理,使得缺德者“下次不敢”,同时也让其他人引起了警觉。从这个角度来看,深入开展当前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教育和治理,为道德信仰培育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

最后,要创新社会道德要求和评价体系。由于受到传统“义利之辨”片面观念的影响,中国社会至今依然存在把道德与利益对立起来评价“道德人”的不良倾向,似乎讲道德的人言谈个人利益,是不应该的,至少是“不好的”。这种不正确的评价标准和社会心理,是不利于道德信仰培育的。在看待个人利益的问题上,今天的道德信仰者所应追求的应是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无条件、绝对地轻视以至于否定个人的正当利益。如此看来,为了创新社会道德要求和评价体系以培育道德信仰,改造相关的伦理学说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道德信仰是人的优良道德品质的德性基础和精华所在,应对当前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教育和道德,应当立足于道德信仰的培育。为此,将道德信仰及其培育的研究引进伦理学,丰富和发展伦理学的知识理论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1]据《新快报》201417日报道:路过的村民吴伟青在救起自己摔倒的老人并送医后,反被老人诬陷为肇事者,他自认无处伸冤的巨大精神压力下选择了投河自杀,以证明自己的清白。对这种“坏人变老了”或“老人变坏了”的缺德行为,唯有理性道德治理,才能唤起一些人的基本良知,培育社会必须的道德信仰。


 

参考文献:

[1] (德)伊曼努尔·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17.

[2] 论语·雍也

[3] [5]论语·颜渊.

[4] 荀子·劝学.

[6] 论语·为政.

[7] 孟子·梁惠王上

[8] 论语·季氏.

[9] 蒙培元.敬畏伦理·序言[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1.

[10] 礼记·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