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成果 > 期刊论文 > 正文

校园文化批评与校园文化的重塑

编辑:wjszb      发布日期:2019-05-18 浏览次数:

《青年研究》1999年第10

校园文化批评与校园文化的重塑

赵 平

内容提要:校园文化有转向世俗文化的倾向,校园文化无意反叛理性,世俗化却导致其本质的疏离、导向性的失落,媚俗而不能自拔。从寻根小说那里我们得到启示:校园文化的重塑,必须超越世俗,高扬理性的旗帜。

 

校园文化兼具青年亚文化与社会主导文化的特征,作为整个社会文化的一个支流,它与社会主导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校园文化每一个热点的形成和消散,都与社会大环境的变迁分不开。它与主导文化也有显著的不同,这种亚文化往往有点灰色,表现出主导文化的负面。

现象扫描:校园文化的俗化

——— “课桌文化”日趋庸俗。几乎无一例外地,在我国的每一所高校的课桌上都存在这样一种信手涂鸦而成的文化形式:外文字母、数理化公式、人物肖像,或是动听的情歌、内心的独白、流畅的诗句… …这种以自我宣泄为主调的课桌文化,虽保有一定的健康、积极的内容,内涵着大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对真理、信仰和世事的探求,但更多的则是折射出他们追求中的受挫感、危机感、无助感,他们或是愤世嫉俗、抨击时弊,或是感叹人生、诅咒爱情,甚至消极颓废、粗俗下流… …还有个别不堪入目之作,其庸俗下流的程度让人难以相信是出自大学生的手笔。

———图书馆的尴尬。名家名篇、理论性刊物倍受冷落,可言情小说、消闲性刊物却多被翻得肢离破碎、缺页少篇。文化在这里失去了耀眼的本色。大学生疏远名著而亲近通俗,“拳头加枕头”作品畅销,反映了他们对文化内涵的非理性主义倾向。

———卡拉不OK。与课桌文化异曲同工,为广大学生所普遍欢迎的卡拉OK也很注重自我宣泄。吟唱频率高的正是那些缺少时代精神,热衷于小花小草,一味追求纤细飘逸、一丝小感伤、几缕恩爱情… …显得“甜而无力、媚而无骨”的作品。“真得好想你”、“想说爱你不容易”、“让我最后一次想你”、“为什么爱了一个不该爱的人”、“伤心是一种说不出的痛”、“你到底有几个小妹妹” … …虽然“有味”又抒情,然而不免有点“小家子气”,而缺乏凝重与力感。而那些紧扣时代脉搏的“雄文”、“大我”之曲却很少去OK,“大我”成了被爱遗忘的角落。

———作为文化之核心的价值观的媚俗。当代青年的价值观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意识倾向系统。青年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但由于对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缺乏深刻的剖析和历史、科学地把握,意识中常常衍生出务实性、功利性、自我中心等倾向。一,表现在爱情问题上,观念倾斜与行为失范现象严重。其一是专一性、排他性受到挑战,“普遍培养、重点选择”时有发生;其二是不负责任倾向抬头,热衷于“每周一哥”、“半月谈”;其三是注重过程体验,“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表现在义利观上,许多同学认同“重义轻利”的价值倾向,崇尚“舍生取义”的壮举,可一旦与自己的眼前利益冲突时,就开始对自己的行为核算“成本”,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念受到冲击。为了评先进、奖学金或争分配好的单位,不惜恶语中伤、损人毁誉、牺牲人格、疏远同学;,坚持理想与志向的观念受到挑战。受功利、实惠、金钱等经济价值取向影响,价值追求短期化、实用化,单位要选最好的,专业要择热门的,英语、经贸、电脑、驾驶等受青睐,文学、历史、哲学等被冷落;,表现在公私观上,大多数同学能够认同崇尚先公后私、大公无私,但实践中相当多的学生希望公私兼顾,奉献与索取平衡。据有关部门1994年对北京市10所高校3316名大学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贡献与索取应当平衡”的学生占69.5%。而江西省教委对32所高校的调查表明, 59.4%的学生主张“先己后人,尽量兼顾”或“利己但不损人”。

———政治信念缺乏,政治观点模糊。大学生大多对我国当前政治、经济形势持肯定态度,对国家未来发展前景有一定信心,对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表示认同。但一些大学生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这一重大问题上存有模糊认识,面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科技的领先地位,认为不管实行什么制度,只要民富国强就行。上海市1997年大学生政治状况调查显示,“社会主义最终可以战胜资本主义”的选项率为40%;“不管什么制度,只要民富国强就是好制度”这一选项有41%的大学生表示认同;“多党制不适合中国国情”选项选错率为34%

由以上现象可见,校园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之间表现出被动顺应、主动迎合与能动认同三种倾向。从被动顺应方面看,受社会主流文化消极影响严重。八十年代初期,校园文化以高、雅、纯著称。其后,由于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同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有很大差异,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上各种消极文化观念与生活方式对校园冲击很大,功利、享乐、刺激等成了一部分学生的行为趋向,有些学生对政治理想、社会公德、高尚情操、高雅文化难以认同,而对世俗低层文化与个人私利表现出过分的热衷。这正好是社会的低品位文化的折射,是校园文化被动地去适应,没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的缘故。

从主动迎合方面看,校园文化没有正常发挥对社会主流文化在大学生中传播的引导作用。由于社会大众的文化修养不同,社会文化层次有高低之分,而校园是新知识、新文化、新思想、新科学的传播与创造的集散地,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不同处就在于它应有的高层次性,它应以清新的风格、高雅的品位引导时代潮流,真正成为社会文化的先锋。但由于近年来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没有很好地承担起创造新的精神产品和文化财富的任务,导致了校园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的失落与崇高性的丧失。

从能动认同方面看,校园文化对综合功能的积极认同却导致了总体功能与具体功能的矛盾。校园文化的总体功能是“育人”,表现为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具有导向性功能,具体功能则有娱乐功能、辐射功能、凝聚功能、约束功能等等。这些功能应相互影响,总体整合,达到育人的目的,而从现状看,娱乐功能较为突出,许多活动都是从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出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娱乐需求,但形式单调,层次较低,不利于素质的提高。再者,在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过分强调素质的全面性忽视基本素质的培养的倾向,有意识地开展一些锻炼竞争、社交、应变力、心理承受力等的活动,效果虽不错,然而,多功能、全素质的关照冲淡了其价值导向性功能,被动、盲目地满足、附合社会需要(而社会需要也有健康不健康之分,有些是不需要、也不能满足的),还会导致学生从众、俗心理和逢迎社会的各种需要,而校园文化则正好迎合、满足了学生的这一世俗化要求,终于走入媚俗而不能自拔的尴尬境地。

“俗和超俗”悖论的解决与校园文化的重塑

已故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先生很早就发现中国的价值观念中的逻辑悖论,举例说,中国有这样两句老话:一曰“朋友值千金”,一曰“金钱如粪土”,搁在一起说,就能反映出这里价值关系的暧昧。这两句话之所以在逻辑上扯不到一起,是因为这里作为本位价值的东西恰恰是互为颠倒的关系。当人们将朋友比作财富时,物质是价值的尺度;而将金钱视为粪土,无形中已将精神的东西提到了价值的本位。在价值描述中,这种互证的关系构成了一个怪圈,但它也向人们指示着超越的可能。当精神的价值不能用精神来表示,物质的价值也无法以物质财富来衡量时,互证的相对性便带来了价值的抽象。相对性关系成为一种超越的前提。当人们强调“朋友值千金”时,说话的意义并不在于金钱本身,金钱诚然作为一种世俗的价值标准,这时却由于精神的映射而超越了自身。

校园文化的重塑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解决这一悖论,由俗达到超俗。寻根小说给我们做出了成功的范例。寻根派小说家们不一定从理论上思考过这个问题,然而,他们从事物的自然状态中把握了这种相对关系。正如精神的价值终究不体现于精神本身,艺术中的高雅境界并不在风雅君子吟风弄月之际,不能用“高雅”二字去证实。而世俗观念是一种必然的价值“语言”,离开这种“语言”,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就无法得以表述。在新时期小说家里边,是否重视世俗的价值观念,着实反映着不同的艺术追求。“寻根派”以外的乡土作家(如古华、张一弓等),习惯从世界以外把握世界,他们描写乡村生活同样可以写得栩栩如生,这种局外人立场是为了给人道主义的思想与批判提供方便。而寻根作家,首先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世间的事物,他们喜欢拉扯柴米油盐,描写婚丧嫁娶;当然,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描述中,他们有意使自己的审美态度跟人们的日常生活态度相协调,穿透由政治、经济、伦理、法律等构成的文化堆积,回到生活的本来状态中去,去发现真实的人生、人的本来面目,去真实地表现人格的自由。

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取人生的欢情与苦难,可以认为是一种理解。但这并不等于作家审美意识与情趣完全止于世俗观念。因为,理解本身也是超越,正是它导引着超越世俗的审美理想。毫无凝问,艺术表现一旦完成了事物的本来过程,也便产生种脱俗的真意进入高雅境界。校园文化与寻根文学同样经历了一个由教条化、抽象化向生活化、世俗化、多功能转变的过程。那么,何以寻根小说构建了理想的审美关系,校园文化却导致了粗俗化?寻根小说的成功可以证明问题不在世俗化本身,而在于怎样世俗、如何世俗化的问题。寻根文学是生活的艺术反映,是艺术;校园文化是艺术的生活化,是生活。生活不等于艺术。所以,寻根小说要真实地表现人格自由,就要穿透文化堆积,回到生活的本来状态中去,反叛理性。校园文化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就要在“本来状态”中找到文化堆积的突破口、与理性的联结点而非反理性;再者,寻根小说的成功还在于小说家们有意使自己的审美态度跟人们的日常生活态度相协调,但决不等于作家审美意识与情趣完全止于世俗观念,在于他们的理解、他们的超越。而校园文化却正好止于“合俗”。所以,校园文化的重塑应从重建文化理性入手。

1.充分利用高校报刊、广播、电视、橱窗等阵地和手段,大力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培养学生辨析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错误观点的能力,大力宣传二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倡导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学生对实现宏伟目标的信心和使命感。

2.加强服务社会、热爱社会教育,重塑优秀校园文化的灵魂。高校既然是社会的一部分,就必须把社会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与生存环境。优秀的校园文化,必须一方面始终将自己同社会文化打成一片,与社会文化产生良性的互动关系,唯此,校园文化才有其生命力和活力。

3.弘扬人文精神,保持校园内部和谐,打下优秀校园文化的坚实基础。人文精神是涉及人的本质、本性、知情意统一的人格,是高远的志向、高尚的情操等丰富内涵的高层次的人文素质,也是人文素质的核心所在。当然,人文素质不等同于人文精神,人文素质还有:现代化社会应具备的基本的人文社科知识;现代化的观念,诸如时间、效率、公平等;多元化的视角与思维方式等几个层次。而人文社科知识及现代观念虽然也有一个“接受”与否的问题,但为社会崇尚务实的倾向和竞争的现实压力驱使,人们还是容易有选择地加以吸取的,而更为抽象的人文精神,尤其是带有“超我”意味的价值、理想形态则必须通过人们的自觉认同并逐渐内化才得以真正地接纳。如今,大学生头脑中不乏现代化观念,他们重视科学技术、外语、电脑及至人际交往、公关等,重视专门应用性强的学科知识,世俗的工具性的精神状态较为突出。当然,这些也包含着积极向上因素和符合时代潮流的倾向。但问题是:在今天崇尚务实、成功的社会时尚中还要不要踏实、超脱的平常之心予以制衡?在科学的发展中还要不要文化的熏陶?这不仅涉及到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人格素质培养的问题,还关系到整个民族精神与未来发展的问题。在这些方面,大学生显然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所以,很有必要有针对性地加强人文素质、人文精神教育,其关键是要找出人文教育与培养现代化人才所需品质、能力、人格的最佳结合点及方式。

4.提倡奋发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努力实现审美理想的超越。合俗是为了超俗、脱俗。象寻根小说家一样,关注世态万物、柴米油盐… …是为了对这些现象之后的人生底蕴的挖掘。要借学生一双慧眼,提高审美趣味、鉴赏能力,在与社会文化趋同的同时,能有自己的理解,分辨出高雅与低劣,最后能匡正之。当然,脱俗首先要能合俗,了解世俗文化多种价值标准、多层次文化趣味和审美标尺,并在此基础上有所选择、有所摈弃,才能谈脱俗。世俗化中不失理性,以理性的目光审视世俗文化,方能找到真人生、高境界,实现审美理想的超越。

总之,校园文化只有一方面逐步世俗化、认同社会文化,使社会主导文化得到传播与普及,并使校园生活得到丰富;另一方面,在重建文化理性的宏旨下,学校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引导和管理,弘扬主旋律,不断创造新文化,才能使校园文化负起历史使命,以一个健康、高雅、和谐和朝气蓬勃的状态向二十一世纪迈进。

 

参考文献:

陈华编著,《浊流———大学校园丑陋现象透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1月版。

段鑫星、孟令东,“大学生`课桌文化'的调查分析”,《高教文摘》 1997年第6期。

兰刚,“大学生粗俗化倾向浅析”,《高教文摘》 1997年第12期。

王传廉,“走出雾区:高校社会导向问题的困惑与抉择',《福建高教研究》 1998年第2期。